历史传记小说《绿茶陷害我,我让她成了我的“毒唯”》由古今穿越欢乐侠倾力创作。主要讲述了陈涛苏木老乔在历史时期的生平和奋斗经历,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写和解读,展示了主角的智慧与勇气。这本书不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,还给读者带来了深入思考。失望和怒火在里面交织翻滚:“苏木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这么低级的错误,你是怎么犯的?……
《绿茶陷害我,我让她成了我的“毒唯”》免费试读 绿茶陷害我,我让她成了我的“毒唯”精选章节
林微微的眼泪,是在总监陈涛的办公室里掉下来的,像断了线的珍珠,
精准地砸在他那份崭新的策划案上,晕开一小团墨迹。“苏木姐,真的对不起,”她哽咽着,
声音不大,却足以让门外假装路过的同事们竖起耳朵,“我真的不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,
我只是觉得那个数据有点小问题,想帮你核对一下……”我站在办公桌前,
像个被公开审判的罪犯,而我的罪名,就是林微微口中那句轻飘飘的“小问题”。
这个“小问题”,导致我们团队辛苦了一个月的“星辰计划”被甲方驳回,
理由是核心用户数据引用错误,逻辑链完全不通。而那份最终版的策划案,
是我昨天深夜发给陈涛,并抄送全组的,唯一的修改痕-迹,
就来自林微微今天早上“热情”的“帮忙”。陈涛的脸色,比窗外的阴天还要难看。
他没有看我,而是将一张纸巾递给了林微微,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:“微微,
这不怪你,你也是好心。发现问题是好事。”说完,他才将那双淬着冰的眼睛转向我,
失望和怒火在里面交织翻滚:“苏木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这么低级的错误,你是怎么犯的?
”我看着林微微那张梨花带雨、楚楚可怜的脸,她低着头,肩膀微微颤抖,
像一朵被暴雨摧残的小白花,眼角的余光却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得意。我知道,
任何解释在此刻都是苍白无力的。在陈涛这种习惯了结果导向的管理者眼里,
过程中的任何辩解,都像是推卸责任的借口。
他只相信他看到的——一个哭泣的、勇于“指出错误”的下属,
和一个犯了致命错误、却一言不发的项目负责人。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。
从林微微三个月前实习转正,成为我团队的一员开始,这种类似的事情就层出不穷。
小到会议纪要里的“无心之失”,大到客户对接时的“信息错漏”,每一次,
她都能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,并以一种“我都是为你好”的姿态,
巧妙地将所有问题都引到我的身上。她太聪明了,
懂得如何利用自己的性别优势和外表的无害性,去博取上位者的同情与信任。
她就像一张精密的蛛网,而我,是那只一头撞进去的飞蛾。我的沉默,在陈涛看来,
显然是默认了。他深吸一口气,将那份策划案重重地摔在桌上,发出“砰”的一声闷响,
像一记重锤,砸在团队每个人的心上。“这个项目,你不用再负责了。这个月的奖金,
你们整个A组全部取消!”办公室外,一片死寂。
我能感觉到背后那些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们,投来的复杂目光,有同情,有疑惑,
但更多的是埋怨。林微微的眼泪,不仅毁了我的项目,也毁了整个团队的利益。
她还在小声地抽泣,仿佛为这结果心碎不已。我看着她,心中那根紧绷的弦,在这一刻,
彻底断了。但我没有愤怒,也没有咆哮。一种前所未有的、冰冷的平静,像深海的寒流,
迅速席卷了我的四肢百骸。我忽然觉得,跟这种人玩传统的“摆事实、讲道理”的职场攻防,
简直是对我自己智商的一种侮辱。她想要的,是扮演一个受害者,一个纯洁无瑕的圣人。
那好,我就帮你。我深吸一口气,在那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,缓缓地,清晰地开口了。
“陈总,您别怪微微。”我的声音不大,却像一颗石子投入死水的池塘,
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。林微微的哭声甚至都停顿了一下,惊讶地抬起头看我。
我走到她身边,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,脸上挤出一个沉痛而“真诚”的微笑:“这次的错误,
责任完全在我。是我太大意,没有仔细检查。微微能发现这个问题,
还冒着得罪我的风险指出来,我……我真的要感谢她。真的。”我看着陈涛,
一字一句地说道:“是我们团队,需要微微这样认真、负责、敢于直言的员工。是我,
需要向她学习。”整个办公室,鸦雀无声。2.献祭“星辰计划”的风波,
最终以一种极其屈辱的方式收场。项目被移交给了B组,
我被陈涛勒令当着全部门的面做了深刻检讨,A组所有成员的绩效,也成了全部门最低。
而林微微,则因为“勇于发现问题”,受到了口头表扬。一时间,
整个A组的气氛降到了冰点。曾经热络的办公室里,如今只剩下键盘敲击的噼啪声,
和一种压抑的、心照不宣的疏离。没有人公开指责我,但那种被团队抛弃的孤独感,
像藤蔓一样,将我紧紧缠绕。他们不再在午饭时叫上我,
讨论方案时也会下意识地避开我的位置。我是那个让大家白干了一个月、还丢了奖金的罪人。
唯一试图为我辩解的,是老乔。老乔是我们组最资深的设计师,也是带我入行的半个师傅。
他四十出头,头发微秃,在这个人人追求精致的广告公司里,显得有些格格不入。
他不懂那些弯弯绕绕,只相信专业和人品。事发后第二天,他端着一杯咖啡,
悄悄放到我桌上,压低声音说:“苏木,别往心里去。那数据模型我看过,
你最初的版本没问题,肯定是后面有人动了手脚。我去跟陈总说说。”我拉住了他,
摇了摇头:“算了,乔哥。没用的。”“怎么能算了?这不明摆着欺负人吗?
”老乔的嗓门大了起来,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。林微微的位置就在不远处,她抬起头,
担忧地看了我们一眼,然后又怯生生地低下头,继续整理她的文件,
仿佛我们讨论的事情与她毫无关系。“乔哥,真的算了。”我再次恳求道。
我知道老乔是好心,但我更知道,在这个节骨眼上,任何“翻案”的行为,
都只会被陈涛视为不知悔改的顶撞。但老乔的倔脾气上来了。他没再跟我说什么,
而是直接冲进了陈涛的办公室。我甚至来不及阻拦。隔着磨砂玻璃,我看不清里面的情形,
只能隐约听到老乔激动的辩解声,和陈涛越来越不耐烦的呵斥。十几分钟后,门开了,
老乔铁青着脸走了出来,他径直回到自己的座位,一言不发地开始收拾东西。我的心,
在那一刻,沉到了谷底。下午三点,公司内部系统发布了一条人事变动通知。
内容很简单:设计师乔峰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,即日生效。整个办公室一片哗然。
所有人都明白,这“个人原因”背后,究竟是什么。老乔用他自己的职业生涯,
为我做了一场无声的、悲壮的辩护,而结果,是被无情地“献祭”了。我走到他的工位旁,
那里已经空空如也,只留下一个他用了多年的、印着哆啦A梦的旧水杯。我拿起那个水杯,
指尖冰凉。一种混杂着愧疚、愤怒和无力的情绪,像岩浆一样在我胸口翻涌。我错了。
我以为这只是一场办公室的内部斗争,是我和一个绿茶之间的较量。但我没想到,这场战争,
已经开始波及无辜。林微微那几滴恰到好处的眼泪,最终换来的,
是一个勤勤恳恳工作了近十年的老员工,被扫地出门的结局。她毁掉的,不仅仅是我的项目,
更是这个职场里,本应存在的、最基本的是非和道义。我握紧了那个水杯,
指甲深深地嵌进掌心。我看着不远处那个还在扮演着岁月静好的林微微,
她似乎也察觉到了我的目光,抬头对我露出了一个无辜又关切的表情,仿佛在问:“苏木姐,
你还好吗?”我没有回答她。我只是转过身,回到自己的座位上。我打开电脑,
拉了一个名为“夸夸群”的微信群,第一个,就把林微微拉了进去。然后,
我开始往里拉整个部门的同事。有人在群里好奇地问:“苏-木,这是什么群?
”我盯着屏幕,一个字一个字地敲了进去。“这是我专门为微微建的。从今天起,
我要在这里,为我们部门的‘良心’和‘榜样’林微微,唱响最嘹亮的赞歌。”那一刻,
我戴上了我的假面。这场名为“捧杀”的复仇,由一个勤恳前辈的“献祭”正式拉开序幕。
我要的,不仅仅是让她身败名裂,我要她曾经用来伤害别人的每一件武器,
都变成插向她自己的利刃。3.假面当我把那段“赞歌宣言”发到群里时,
整个部门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默。
所有人都被我这突如其来的、三百六十度大转弯的态度搞蒙了。
前一天我还因为林微微的“揭发”而灰头土脸,今天我就要为她摇旗呐喊了?
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林微微自己。她在群里发了一个脸红的表情,
紧接着是一段谦虚又惶恐的文字:“苏木姐,你千万别这么说,我真的受不起。
上次的事我真的很难过,都是我不好,给你和团队惹了那么大的麻烦。
你这样我真的……太愧疚了。”看,多么完美的表演。既把自己撇清,又显得大度谦卑,
还顺便提醒了大家一遍我的“过错”。如果是以前,我可能会被她这套话术气得内伤。
但现在,我只是平静地看着屏幕,仿佛在欣赏一出与我无关的戏剧。我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,
内心毫无波澜。“微微,你千万别这么想!”我几乎是秒回,“愧疚的应该是我。
如果不是你,那个错误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。陈总都说了,我们需要你这样的人才。
你就是我们A组的‘吹哨人’,是全部门的‘良心’!
”我故意把“吹哨人”和“良心”这两个词打了引号,加了粗。这两个词,分量太重了,
像两顶沉甸甸的皇冠,带着不容置喙的力道,被我亲手戴在了林微微的头上。
群里沉默了几秒,然后开始有零星的人出来附和。大多是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,
或是想借机拍拍陈总马屁的。“是啊,微微确实很认真。”“支持苏木,我们确实需要反思。
”“微微以后多指教啊,哈哈。”林微微被这突如其来的阵仗彻底架在了火上。她无法反驳,
因为反驳就是“不谦虚”;她也无法接受,因为她知道这赞美背后,藏着我冰冷的刀锋。
不断地发着“不敢当”、“谢谢大家”、“我还有很多要学习的地方”之类的表情包和文字,
试图稀释掉这过于浓烈的赞美。而我,则像是开启了“夸夸”模式的复主-机。
我没有给她任何喘息的机会。“大家看,微微就是这么谦虚!明明立了这么大的功,
却一点都不骄傲。这种品格,才是最可贵的。”我立刻跟上。紧接着,
我将前几天林微微为了赶一个设计稿,主动加班到深夜的朋友圈截图发到了群里,
那条朋友圈的文案是:“又是为梦想奋斗的一天,虽然辛苦,但值得。
”配图是她精心修过的、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比耶的**。“微微不仅工作能力强,
态度还这么端正,为了工作废寝忘食。我们这些做前辈的,自愧不如啊。
”我的语气充满了“敬佩”与“感慨”。这一次,群里的气氛彻底被点燃了。
大家似乎都找到了这个游戏的好玩之处。“哇,微微也太拼了吧!”“难怪皮肤这么好,
原来是靠梦想养着。”“向微微学习!以后谁也别想叫我走,我要在公司安家!”夸赞,
一旦形成了风潮,就会裹挟着所有人。那些真心或假意的附和,像潮水一样涌向林微微。
她被淹没在一片赞美的海洋里,无法挣脱,也无从辩驳。她只能被动地接受着这一切,
接受我为她精心打造的“完美圣人”的人设。我知道,从今天起,林微微的好日子,到头了。
因为一个被捧上神坛的人,是不能犯任何错误的。她的一言一行,都会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。
她必须永远保持光鲜,永远保持完美,否则,迎接她的,
将是比普通人更猛烈的、从神坛坠落的反噬。我关掉微信,端起桌上那杯已经凉透的咖啡,
轻轻抿了一口。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,却让我的头脑无比清醒。我看着不远处,
那个被同事们围在中间,脸上挂着僵硬笑容的林微微。游戏,开始了。我戴上了我的假面,
而你,我的好微微,你即将为你亲手编织的谎言,付出最沉重的代价。
4.圣徒“夸夸群”事件,像一场小型的办公室风暴,迅速发酵。第二天,我刚到公司,
就发现气氛有些不一样。同事们看我的眼神,不再是单纯的埋怨和疏离,
而是多了一丝探究和玩味。他们似乎都在猜测,我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。而林微微,
则成了绝对的焦点。她一进办公室,就有同事热情地跟她打招呼:“微微早啊!
昨晚又加班到几点啊?太辛苦了!”“没有没有,就一小会儿。”林微微的笑容有些勉强。
“微微,我这有个客户特别难搞,你不是最擅长沟通吗?一会儿帮我参谋参谋呗?”“啊?
我……我尽力。”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,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这一切。我发现,
我已经不需要再主动做什么了。那个“完美圣人”的标签,一旦被贴上,就会自动生根发芽。
人们会下意识地用这个标签去要求她,期待她。我做的,
只是给这棵正在疯狂生长的“圣徒”之树,再添一把土,浇一瓢水。早会开始,
陈涛布置完本周的工作后,照例询问大家有没有什么问题。我第一个举起了手。
陈涛看了我一眼,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一下,但还是点了我的名:“苏木,你说。”“陈总,
”我站起身,目光诚恳地环视了一圈会议室,“‘星辰计划’的失败,
让我深刻反思了我们团队,尤其是我个人,在工作态度上的问题。我们太安于现状,
缺乏一种追求极致的精神。”我停顿了一下,将目光转向林微微,
语气里充满了“见贤思齐”的渴望。“但是,微微点醒了我。她让我们看到了,
什么是真正的敬业,什么是真正的负责。所以,我有一个提议。
”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。“我提议,在我们A组内部,
开展一个‘向林微微同志学习’的活动。每周,由微微给我们分享一个她的工作小技巧,
或者复盘一个她处理过的优秀案例。让我们每个人,都能近距离地学习榜样,提升自己。
”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,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。陈涛的脸色缓和了下来,
甚至露出了一丝赞许。一个知错能改、还懂得举荐贤能的下属,哪个领导会不喜欢呢?
“这个提议很好。”陈涛点了点头,“微微,你觉得呢?”林微微的脸,瞬间涨得通红。
她求助似的看了看周围,却发现所有同事都用一种期待和鼓励的眼神看着她。她能说什么?
说自己不行?说自己没什么可分享的?那不就等于亲手撕掉自己“优秀”的标签吗?
“我……我……陈总,苏木姐,我真的还有很多不足……”她结结巴巴地推辞着。“微微,
你又谦虚了!”我立刻打断了她,语气里带着一种“恨铁不成钢”的关切,
“这不仅是为了我们,也是为了给你自己一个总结和提升的机会啊。你就别推辞了,
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请求。”说着,我带头鼓起了掌。会议室里,
稀稀拉拉的掌声很快就连成了一片。在这片掌声中,林微微被彻底绑架了。
她被推上了“导师”的神坛,每周都要站在所有同事面前,
分享她那些根本不存在的“成功经验”。我知道,
对于一个习惯于投机取巧、依靠小聪明和搬弄是非来往上爬的人来说,
让她去讲“真才实学”,无异于公开处刑。她那点可怜的知识储备,很快就会被掏空。
每一次的分享会,对她来说,都将是一场炼狱。而我,将作为她最忠实的“信徒”,
坐在台下,用最崇拜的眼神,欣赏着她在这场漫长的、由我亲手为她打造的处刑仪式中,
是如何一步步走向崩溃的。这场对“圣徒”的公开朝拜,才刚刚开始。
5.光环“向林微微同志学习”的分享会,成了我们部门每周五下午的固定节目。第一周,
林微微准备得还算充分。她分享了一个关于“如何高效进行客户沟通”的PPT,
里面罗列了一些从网上搜集来的理论和话术。虽然内容空洞,缺乏实际案例支撑,
但在我带头“捧场”下,也算顺利过关。“哇,微微总结得太系统了!
我以前怎么就没想到呢?”我在她分享结束后,第一个站起来赞叹道,
“尤其是那个‘三明治沟通法’,先肯定、再提建议、最后再鼓励,
简直是职场沟通的圣经啊!大家说对不对?”办公室里立刻响起一片附和之声。
没人会真的去深究那“圣经”到底有多大用处,大家乐于参与这场集体造神的狂欢。
林微微被这片赞美捧得晕乎乎的,脸上的紧张也消散了不少,
甚至开始有些享受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。她头上的光环,在我的精心打磨下,愈发耀眼。
这光环,很快就起到了实际作用。陈涛开始越来越倚重林微微。一些重要的客户资料,
他会跳过我,直接交给林微微保管;一些需要和别的部门沟通的琐事,
他也习惯性地喊一声:“微微,你跟进一下。”林微微俨然成了陈涛身边的“红人”,
A组的“副组长”。她开始有些飘了,走路的姿态都比以前挺拔了几分。她看我的眼神,
也从最初的戒备,变成了一种居高临下的、带着一丝怜悯的炫耀。她大概觉得,
我已经彻底认输,并真心实意地成为了她的“信徒”。我对此毫不在意,
甚至主动为她的光环添砖加瓦。有一次,一个重要的客户临时要一份数据报告,
而负责的同事恰好请假了。陈涛在办公室里急得团团转。
我立刻在A组的群里@了林微微:“@林微微,微微,这事儿恐怕只有你能搞定了!
你不是最擅长数据分析吗?上次分享会还讲过呢。现在情况紧急,客户那边催得厉害,
就拜托你了!”我这一嗓子,直接把林微微推到了火山口上。数据分析是硬功夫,
来不得半点虚假。林微微那点三脚猫的水平,做个简单的图表还行,
面对这种复杂的原始数据,她根本无从下手。她在座位上磨蹭了半天,脸色越来越白。
办公室里所有人都看着她,等着这位“全能女神”再次创造奇迹。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,
眼看就要到客户给的最后期限了。我“恰到好处”地走了过去,关切地问:“微微,怎么了?
是不是遇到什么难题了?没关系,你大胆做,做错了也没事,我相信你的能力。
”我越是“鼓励”她,她就越是慌乱。最终,她带着哭腔,
小声对我说:“苏木姐……我……我好像不太会弄这个……”“啊?
”我故作惊讶地提高了声音,确保周围的同事都能听到,“怎么会呢?
你上次不是说……”“我……”林微微的眼圈又红了,眼看就要使出她的必杀技——眼泪。
我没给她这个机会。我立刻切换成一副“恍然大悟”又“心疼不已”的表情,
拉住她的手:“哎呀,你看我这脑子!我忘了你这几天一直帮大家处理各种杂事,
肯定累坏了,状态不好。这种小事,怎么能让你亲自动手呢?快歇着,我来弄!”说完,
我便接过了她那个烫手的山芋。我一边飞快地处理着数据,
一边嘴里还不停地“念叨”着:“微微真是太无私了,总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,
都不知道爱惜自己的身体。”“以后这种脏活累活,我们可不能再让微微做了,
得让她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地方。”半个小时后,我将一份完美的数据报告发给了客户。
而林微微,则收获了全部门的“心疼”和“理解”。她不仅没有因为自己的无能而丢脸,
反而因为我的“维护”,再次巩固了她那“善良无私”的圣人形象。她感激地看着我,
真诚地说了声:“苏木姐,谢谢你。”我微笑着对她说:“不客气,我们是同事嘛。
”看着她那张毫无城府的笑脸,我知道,
她已经彻底掉进了我为她编织的、由光环和赞美构成的陷阱里。她还没有意识到,
这个看似能保护她的光环,其实是一个会不断收紧的绞索。而我,正耐心地等待着,
等待那光环将她勒得无法呼吸的那一天。6.枷锁每周一次的分享会,
很快就变成了林微微的噩梦。到了第三周,她的知识储备已经彻底告罄。
她开始在网上东拼西凑,把一些过时的、甚至错误的理论包装一下,就拿到会上来讲。
台下的同事们,大多是广告行业的老油条,谁看不出她那点伎俩?但没人点破,
大家只是心照不宣地,配合着我,扮演着虔诚的听众。分享会结束后,
我依然是第一个站起来鼓掌叫好的人。“微微,今天讲的这个‘用户心智阶梯’理论,
太深刻了!简直是醍醐灌顶!”我一脸“崇拜”地看着她,“我感觉我们之前做的所有案子,
格局都小了。我们只想着怎么把产品卖出去,而微微想的,是怎么占领用户的心智!
这才是降维打击啊!”我的声音充满了**,仿佛真的听到了什么绝世秘籍。然后,
我话锋一转,看似不经意地,将这顶高帽子,变成了一副沉重的、必须由她亲手戴上的枷锁。
“陈总,我有个想法。”我转向陈涛,“既然我们学了这么先进的理论,
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。下周我们不是要去给‘菲梵珠宝’提案吗?我觉得,这次的方案,
就应该完全由微微来主导,用她的‘用户心智阶梯’理论,
来为客户打造一个全新的品牌战略。我相信,在微微的带领下,我们一定能拿下这个案子!
”“菲梵珠宝”是公司下半年最重要的一个客户,预算高,要求也极为苛刻。整个部门,
没人敢打包票说一定能拿下。我这个提议,无异于直接把林微微架在了熊熊烈火之上。
林微微的脸“刷”地一下就白了,嘴唇都在发抖。她想拒绝,却找不到任何理由。
她刚刚才“分享”完这个理论的“博大精深”,现在就说自己做不了,
那不是当众自打耳光吗?陈涛显然也被我说动了。他最近对林微微的信任和好感,
已经达到了顶峰。他看着林微微,用一种期许的眼神说道:“微微,苏木说得对。年轻人,
就是要多挑大梁。这个案子,就交给你了。我相信你的能力,不要让我失望。
”领导的“信任”,同事的“期待”,和我亲手递过去的“理论武器”,
构成了一个无法挣脱的闭环。林微微被这副沉重的枷ઉ锁,
牢牢地锁在了“菲梵珠宝”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位置上。从那天起,
林微微就陷入了极度的焦虑之中。她每天都把自己关在会议室里,对着电脑屏幕发呆。
她所谓的“用户心智阶梯”,不过是几页空洞的PPT,
根本无法指导一个实际的、复杂的商业案例。她试图去查资料,
却发现自己连最基本的市场分析报告都看不懂。她开始频繁地加班,
但不再是为了发朋友圈炫耀,而是真正的、被逼无奈的挣扎。我好几次深夜离开公司,
都看到她会议室的灯还亮着,那个曾经光鲜亮丽的女孩,如今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,
头发油腻,眼神里充满了迷茫和绝望。而我,则像是她身边一个最贴心的“守护天使”。
我每天都会给她带一份精致的下午茶,温柔地提醒她:“微微,别太累了,要注意身体。
方案的事别急,慢慢来,我们都相信你。”我会在她抓耳挠腮的时候,
“无意”中递给她一份看似不相关的行业报告,嘴里说着:“哎,你看这个数据挺有意思的。
”而那份报告里,恰好有她苦苦寻找的某个关键信息。我甚至会在她快要崩溃的时候,
组织A组的同事们,一起给她开“加油打气会”,在会议室的白板上写满对她的祝福和期待。
我给她所有她需要的帮助,但又绝不点破。我像一个最耐心的驯兽师,
看着她在那个由我亲手为她打造的舞台上,被自己虚假的“完美”人设,折磨得筋疲力尽。
她头上的光环,如今已经变成了一副滚烫的枷锁。每当她想要求助,
想说一句“我不行”的时候,那枷锁就会瞬间收紧,烫得她只能把求饶的话,
生生咽回肚子里。因为她是“圣徒”林微微,是无所不能的林微微,她怎么能不行呢?
7.祭坛距离“菲梵珠宝”提案的日子越来越近,林微微的崩溃也已经到了临界点。
她提交的初版方案,被陈涛毫不留情地打了回来。那份方案,
充满了华丽空洞的辞藻和不知所云的理论,却连客户最基本的需求都没有搞清楚。
陈涛的脸色很难看,他第一次对自己的“爱将”产生了怀疑。“微微,
这就是你这半个月通宵熬夜做出来的东西?”陈涛的声音里充满了失望,“太空了,
完全没有落地的可能性。”林微微的眼泪,这次是真的掉了下来,不是表演,
而是源于巨大的压力和委屈。她抽泣着说:“陈总,对不起,
我……我可能真的……不太适合……”就在她即将说出“我不行”这三个字的时候,
我及时地出现了。我敲门走进办公室,
将一份我自己熬了几个通宵做出来的、完整的备用方案,放到了陈涛的桌上。然后,
我走到林微微身边,像一个保护者一样,将她护在身后。“陈总,”我看着他,
语气平静而坚定,“方案的问题,不在微微。是我这个做组长的,
没有给她足够的支持和帮助。”我转头看向林微微,
眼神里充满了“歉意”和“自责”:“微微,对不起。我最近光顾着让你给我们做分享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