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缘阅读网
致力于各类精彩小说推荐

抖音小说【讙兜南方】全集免费版在线阅读

《鸟陶塑作证:讙兜不是凶人,是救南方族人的稻作英雄》小说由作者青墨老师所写,情节波澜起伏,细节描写的惟妙惟肖,小说的主人公是讙兜南方,讲述了:中原的兵都进不去!尧帝,不能信他!”讙兜急忙说:“尧帝,我可以发誓,南方部落永远不会跟中原作对!我们只是想好好种稻,要是……

抖音小说【讙兜南方】全集免费版在线阅读

下载阅读

《鸟陶塑作证:讙兜不是凶人,是救南方族人的稻作英雄》免费试读 鸟陶塑作证:讙兜不是凶人,是救南方族人的稻作英雄精选章节

第一章天漏了!江汉部落的稻田全淹了!“轰隆——”乌云像块浸了水的黑布,

压得江汉平原喘不过气。豆大的雨点砸在水田里,溅起的泥花瞬间又被新的雨水吞没。

不过半个时辰,原本齐腰深的水田,竟漫到了胸口,刚抽穗的稻子像断了骨头的孩子,

歪歪斜斜地漂在水面上。“族长!不好了!东头的水田决口了!阿爷还在里面捞稻种呢!

”满身泥浆的少年阿禾连滚带爬地跑来,声音里全是哭腔。讙兜刚把自家田埂的缺口堵上,

闻言心里一紧,抄起身边的木耒就往东边跑。他今年三十五岁,个头不算高,却膀阔腰圆,

手上满是握耒、挖沟磨出的老茧——打小跟着阿父在水网里摸爬滚打,

江汉平原的每一条支流、每一块水田,他闭着眼都能摸到。可今天这场雨,邪性得吓人。

东头的水田里,老族长正抱着一捆稻种往岸上挪,浑浊的水里,

几棵被冲倒的稻穗缠着他的腿,让他寸步难行。眼看一道浪头又要打过来,

讙兜纵身跳进水里,一把将老族长扛到肩上,奋力往岸上游。刚上岸,

就听见“咔嚓”一声脆响——不远处,用来挡水的土埂彻底塌了,

洪水像脱缰的野马,瞬间冲进了旁边的村落。

“完了……全完了……”老族长瘫坐在地上,看着自家被淹的水田,

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掉,“今年的收成都没了,咱们部落要饿肚子了……”讙兜没说话,

只是盯着眼前的惨状:漂在水上的稻穗、被冲垮的干栏屋、还有族人眼里的绝望,

心里像被重锤砸了一下。他突然注意到,不同部落的水田,

受灾程度竟天差地别——西边巴部落的田,虽然也淹了,可水没漫过稻穗,而自家的田,

稻子全泡在了水里。“阿禾,去看看巴部落的田埂和沟渠,跟咱们的有啥不一样!

”讙兜突然开口。阿禾愣了一下,立刻跑了过去。没过多久,他跑回来报告:“族长!

巴部落的田埂比咱们的宽,还挖了三条沟,水都顺着沟流走了!咱们的沟又浅又窄,

水根本排不出去!”讙兜眼睛一亮——原来不是雨太大,是咱们的技术不行!

他转身对围过来的族人说:“大家别慌!不是天要绝咱们,是咱们种稻的法子不对!

只要咱们统一挖沟、修田埂,下次再下雨,咱们的稻子就不会淹了!”可话音刚落,

就有人反驳:“统一?怎么统一?咱们江汉这么多部落,每家的工具都不一样,

挖沟的深浅也不一样,怎么统一啊?”讙兜攥紧拳头:“我去说!我去跟所有部落的族长说!

咱们都是靠水吃饭的,不抱团,早晚都得被水淹死!

”他知道这一去难如登天——各部落都有自己的老规矩,谁愿意听一个外族人指手画脚?

可看着眼前的废墟,他没有退路。第二章铜刀与石刀!部落首领的硬茬子三天后,

讙兜带着阿禾,扛着两袋刚收的新米,去了洞庭湖边的巴部落。巴部落是洞庭最大的部落,

族长巴夯是个出了名的硬茬子,满脸的络腮胡,

手里总攥着一把青铜刀——那是去年跟中原商人换的,在南方部落里,

算是顶厉害的家伙什。刚到巴部落的村口,就看见巴夯带着几个族人在水田里忙活。

他们用的石刀比江汉部落的宽,挖沟的木耒也比江汉的长,水田里的沟明显比江汉的深,

虽然也淹了点水,可稻穗都露在外面。“讙兜?你不在自家修田埂,跑到我这来干啥?

”巴夯放下手里的活,语气里满是警惕。讙兜把米袋递过去,笑着说:“巴族长,

我是来跟你学本事的。你看你们的稻田,淹得比我们轻多了,这沟挖得好啊!

”巴夯瞥了眼米袋,没接:“我当是什么事。我们巴部落的法子,传了三代了,你们学不来。

再说了,咱们部落不一样,工具不一样,怎么学?”讙兜早有准备,

从怀里掏出一张用树皮画的图:“巴族长,你看,

我想把所有部落的沟都统一成这样——主沟宽一丈五、深一丈,支沟宽一丈、深八尺,

田沟宽五尺、深五尺,这样水就能顺着沟流走。工具也统一,石刀都做成一尺五长、五寸宽,

木耒都做成三尺长,这样大家挖沟、收割都方便。”巴夯接过图,

看了两眼就扔在地上:“瞎折腾!我们用惯了自己的石刀,凭啥要换?再说了,

挖这么深的沟,得多少人力?多少粮食?你养得起吗?

”旁边的巴部落族人也跟着附和:“就是!咱们自己的法子挺好,不用改!

”阿禾急了:“可我们部落的稻田全淹了!再不改,下次下雨还是要淹!”“那是你们没用!

”巴夯瞪了阿禾一眼,又看向讙兜,“讙兜,我知道你想为族人好,可这事儿行不通。

各部落有各部落的规矩,别瞎操心了,回去吧。”讙兜捡起地上的图,

拍了拍上面的泥:“巴族长,我知道你担心啥。人力我来协调,每个部落出十个青壮,

轮流挖沟;粮食我来想办法,我跟中原商人换过,他们需要咱们的稻米,

咱们可以用稻米换粟米,保证大家饿不着。就试一次,要是不行,我再也不提这事儿!

”巴夯盯着讙兜看了半天,见他眼神坚定,不像开玩笑,终于松了口:“行!

我给你一次机会!但我丑话说在前头,要是出了岔子,你自己跟其他部落的族长交代!

”讙兜心里一喜:“谢谢巴族长!我保证,绝不会让你失望!”第三章三沟试水!

亩产翻番的奇迹接下来的一个月,讙兜忙得脚不沾地。他先去了江汉平原的十几个部落,

挨家挨户地说服族长,把巴夯的例子搬出来,又承诺统一提供工具、协调粮食,

终于让所有族长都点了头。然后,他在石家河找了块荒地,作为“试点田”,

从每个部落抽了两个青壮,组成了一支“挖沟队”。挖沟队的第一天,就出了岔子。

有的族人用不惯统一的木耒,挖了没一会儿就喊手酸;有的族人觉得沟挖太深没用,

偷偷把深度减了一半;还有的族人嫌累,躲在树荫下偷懒。讙兜没发火,只是自己拿起木耒,

跳进沟里示范:“大家看,主沟要挖得直,这样水才能流得快;沟底要平,

不然水会积在低洼处。咱们今天挖不完这条沟,晚上就没饭吃!”说着,他抡起木耒,

一下一下地挖着土。汗水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流,浸湿了身上的麻布衣服,可他没停下。

族人们看着讙兜的样子,没人再偷懒了。阿禾带头跳进沟里,其他族人也跟着跳了进去。

太阳落山的时候,一条一丈五宽、一丈深的主沟终于挖好了。接下来的半个月,

挖沟队又挖了支沟和田沟,还把试点田分成了一块块长二十丈、宽五丈的长方形地块。然后,

讙兜教大家育秧、插秧,规定每平方米插二十五株秧苗,行距、株距都要一样。

巴夯时不时会来看看,一开始还皱着眉,后来见试点田的稻苗长得整齐,比自家的还壮实,

脸上的表情也缓和了不少。两个月后,试点田的稻子抽穗了。金黄的稻穗压弯了稻秆,

比周围部落的稻穗饱满多了。收割的时候,

所有人都惊呆了——一亩地竟收了一百斤稻米,比之前的亩产翻了一倍还多!“我的天!

这么多!”一个老族人捧着稻米,手都在抖,“我种了一辈子稻子,

从没见过这么高的产量!”巴夯也来了,看着满仓的稻米,拍了拍讙兜的肩膀:“讙兜,

你行!是我之前看走眼了!这统一的法子,真管用!

”讙兜笑着说:“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,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。接下来,

咱们把所有部落的稻田都改成这样,以后再也不怕水淹了!”族人们欢呼起来,

之前的质疑和不满,早就烟消云散了。讙兜看着眼前的景象,心里踏实多了——他知道,

第一步,他走对了。第四章中原使者!

“作乱”的帽子扣下来了就在南方部落忙着改造稻田的时候,一群不速之客来了。

为首的是个穿着中原服饰的中年人,腰间挂着一把青铜剑,身后跟着四个随从,

自称是尧帝派来的使者,叫仲华。讙兜听说后,赶紧带着阿禾去迎接。

他以为是中原要跟南方换稻米,还特意准备了新收的稻米和南方特产的玉饰。可仲华一开口,

就给了讙兜一个下马威:“讙兜族长,尧帝听说你最近在南方召集各部落,

还统一挖沟、修田埂,可有此事?”讙兜点头:“是啊,使者大人。南方水多,

统一修沟能防内涝,还能提高产量,族人们都愿意……”“愿意?”仲华打断他,

脸色沉了下来,“尧帝觉得,你这是在私下串联各部落,想图谋不轨!

南方各部落向来各自为政,你突然把他们拧成一股绳,不是作乱是什么?

”讙兜愣住了:“作乱?使者大人,你误会了!我只是想让族人们能好好种稻,不被水淹,

怎么会是作乱呢?”“误会?”仲华冷笑一声,“你把各部落的青壮都召集起来,

还统一工具,要是你一声令下,这些人不就是你的兵吗?尧帝说了,限你半个月内,

解散所有部落的联合,把挖好的沟填了,不然,中原就要派兵来讨伐你!

”旁边的阿禾急了:“使者大人,你不能不讲理啊!我们挖沟是为了种稻,不是为了作乱!

你看我们的试点田,亩产翻了一倍,这都是好事啊!”“好事?”仲华瞥了阿禾一眼,

“在尧帝眼里,只要威胁到中原的稳定,就不是好事!讙兜族长,你好好想想吧,

是解散联合,还是等着中原的大军!”仲华说完,甩甩袖子就走了,

留下讙兜和阿禾站在原地,脸色都很难看。阿禾气得攥紧拳头:“这中原使者也太不讲理了!

我们好好种稻,怎么就成作乱了?”讙兜叹了口气:“中原担心我们南方部落联合起来,

威胁到他们。可我们要是解散联合,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费了,下次再遇到内涝,

族人们还是要受灾。”“那怎么办?”阿禾问。讙兜沉默了一会儿,

眼神突然坚定起来:“我去见尧帝!我要跟他说清楚,我们南方部落没有作乱,

只是想好好过日子!”第五章面见尧帝!稻米与粟米的对话三天后,讙兜带着两袋稻米,

跟着仲华去了中原的平阳城。尧帝的议事殿很大,地上铺着兽皮,四周站着十几个部落首领,

个个都穿着华丽的服饰,眼神里带着审视的目光。讙兜走进殿里,心里虽然紧张,却没怯场。

“你就是讙兜?”尧帝坐在王座上,声音很沉。讙兜躬身行礼:“启禀尧帝,

我是南方江汉部落的讙兜。此次来,是想跟尧帝解释,南方部落联合挖沟,不是作乱,

是为了防内涝、种好稻。”说着,他把带来的稻米递了上去:“尧帝,

这是我们南方新收的稻米,用统一的法子种的,一亩地能收一百斤,比之前多了一倍。

我们想跟中原换些粟米,也想把种稻的法子教给更多人,让大家都能吃饱饭。

”一个中原部落的首领冷笑一声:“讙兜,你别以为用稻米就能蒙混过关!

你把南方部落都联合起来,手里有了人力,要是哪天你想反,中原怎么办?

”另一个首领也跟着附和:“就是!南方水网密布,要是你把沟挖成防御工事,

中原的兵都进不去!尧帝,不能信他!”讙兜急忙说:“尧帝,我可以发誓,

南方部落永远不会跟中原作对!我们只是想好好种稻,要是中原需要稻米,

我们可以每年给中原进贡;要是中原遇到水患,我们也可以派族人去帮忙。我们联合,